在過去的HTML5,前端工程師要在用戶端瀏覽器儲存資料,會使用 cookies。HTML5 新增了 Web Storage 功能,取代了只能儲存 4kb 的 cookies。
Web Storage 的優點 (與 cookies 比較):
1. 更安全
2. 過往儲存於 cookies 中的資料,會在用戶端瀏覽器與伺服器之間運行:因為每次用戶端瀏覽器送出 request 至伺服器時,cookies 就會跟著被夾帶,就會占用到頻寬,而 Web Storage 因為純粹運作於用戶端用戶端瀏覽器,不會在用戶端瀏覽器與伺服器之間運行,所以就不需要占用網路頻寬。
3. 以往 cookies 最多只能儲存 4KB 的資料,而HTML5Web Storage 的儲存空間大得多,其容量依各個瀏覽器而不同,但是一般都至少有 5MB。
4. 速度更快
Web Storage 有分兩種:sessionStorage() 和 localStorage()。二者的最大的差異在於「生命週期長短」。
在過去,前端工程師要在網頁裡面實現 Drag & Drop 是很麻煩的!需要配合 CSS、onmousedown、onmouseup、setInterval() 等,才能做出元件拖曳的視覺效果。但現在 HTML5 有直接的 Drag & Drop 機制,可以讓前端工程師直接使用 drag and drop 的功能,讓使用者透過拖曳的方式,把要上傳的檔案拉到瀏覽器當中。
所有的 HTML 元素都可設成「可拖曳」的。要讓元素變得可以拖曳,只要在該元素的原始碼中加入 draggable 屬性就可辦到,如下例所示 (讓圖片變得可以拖曳):
<video> 與 </video> 標籤中夾帶的「Video is not supported by your browser」,中譯為:「你的瀏覽器不支援 video 元素」,平時不會出現,只會在當使用者使用的瀏覽器不支援 <video> 元素時出現。較多人用的 Chrome 與 Firefox 瀏覽器支援所有被 HTML5 所支援的視訊檔「.mp4」、「.webm」與「.ogg」。但是 IE 與 Safari 瀏覽器就就不支援副檔名為「.webm」與「.ogg」的視訊檔。